高中二年级时孤身奋斗的阶段,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,是一个耐力、意志、自控力比拚的阶段。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。这样来看,高中二年级是高中三年的重点,也是难把握的一年。为了助你把握这个要紧阶段,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整理了《高中二年级数学必学四十五个重点知识》期望对你有帮助!!
1、集合、浅易逻辑(14课时,8个)1.集合;2.子集;3.补集;4.交集;5.并集;6.逻辑连结词;7.四种命题;8.充要条件.
2、函数(30课时,12个)1.映射;2.函数;3.函数的单调性;4.反函数;5.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;6.指数定义的扩充;7.有理指数幂的运算;8.指数函数;9.对数;10.对数的运算性质;11.对数函数.12.函数的应用举例.
3、数列(12课时,5个)1.数列;2.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;3.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;4.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;5.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.
4、三角函数(46课时17个)1.角的定义的推广;2.弧度制;3.任意角的三角函数;4,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;5.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;6.正弦、余弦的诱导公式’7.两角和与差的正弦、余弦、正切;8.二倍角的正弦、余弦、正切;9.正弦函数、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;10.周期函数;11.函数的奇偶性;12.函数的图象;13.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;14.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;15.正弦定理;16余弦定理;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.
5、平面向量(12课时,8个)1.向量2.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.实数与向量的积;4.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;5.线段的定比分点;6.平面向量的数目积;7.平面两点间的距离;8.平移.
6、不等式(22课时,5个)1.不等式;2.不等式的基本性质;3.不等式的证明;4.不等式的解法;5.含绝对值的不等式.
7、直线和圆的方程(22课时,12个)1.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;2.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;3.直线方程的一般式;4.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;5.两条直线的交角;6.点到直线的距离;7.用二元不等式表示平面地区;8.简单线性规划问题.9.曲线与方程的定义;10.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;11.圆的规范方程和一般方程;12.圆的参数方程.
8、圆锥曲线(18课时,7个)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;2.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;3.椭圆的参数方程;4.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;5.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;6.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;7.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.
9、(B)直线、平面、简单何体(36课时,28个)1.平面及基本性质;2.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;3.平面直线;4.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断定与性质;5,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;6.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;7.两个平面的地方关系;8.空间向量及其加法、减法与数乘;9.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;10.空间向量的数目积;11.直线的方向向量;12.异面直线所成的角;13.异面直线的公垂线;14异面直线的距离;15.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;16.平面的法向量;17.点到平面的距离;18.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;19.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;20.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;21.平行平面间的距离;22.二面角及其平面角;23.两个平面垂直的断定和性质;24.多面体;25.棱柱;26.棱锥;27.正多面体;28.球.
10、排列、组合、二项式定理(18课时,8个)1.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.2.排列;3.排列数公式’4.组合;5.组合数公式;6.组合数的两个性质;7.二项式定理;8.二项展开式的性质.
十1、概率(12课时,5个)1.随机事件的概率;2.等可能事件的概率;3.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;4.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;5.独立重复试验.选修Ⅱ(24个)
十2、概率与统计(14课时,6个)1.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;2.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;3.抽样办法;4.总体分布的估计;5.正态分布;6.线性回归.
十3、极限(12课时,6个)1.数学总结法;2.数学总结法应用举例;3.数列的极限;4.函数的极限;5.极限的四则运算;6.函数的连续性.
十4、导数(18课时,8个)1.导数的定义;2.导数的几何意义;3.几种容易见到函数的导数;4.两个函数的和、差、积、商的导数;5.复合函数的导数;6.基本导数公式;7.借助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;8函数的大值和小值.
十5、复数(4课时,4个)1.复数的定义;2.复数的加法和减法;3.复数的乘法和除法答案补充高中数学有130个要点,以前一份试题要考查90个要点,覆盖率达70%左右,而且把这一项作为衡量试题成功与否的规范之1、这一传统近年被打破,取而代之的是关注思维,突出能力,看重思想办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.目前的大家学数学比前人幸福啊!!相信对你的学习会有帮助的,祝你成功!答案补充一试全国高中数*赛的一试竞赛大纲,完全根据全日制中学《数学教学大纲》中所规定的教学需要和内容,即高考考试所规定的常识范围和办法,在办法的需要上略有提升,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。二试1、平面几何基本需要:学会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。补充需要:面积和面积办法。几个要紧定理:梅涅劳斯定理、塞瓦定理、托勒密定理、西姆松定理。几个要紧的极值: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小的点--费马点。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小的点,重心。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大的点,重心。几何不等式。简单的等周问题。认识下述定理:在周长肯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,正n边形的面积大。在周长肯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,圆的面积大。在面积肯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,正n边形的周长小。在面积肯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,圆的周长小。几何中的运动:反射、平移、旋转。复数办法、向量办法。平面凸集、凸包及应用。答案补充第二数学总结法。递归,一阶、二阶递归,特点方程法。函数迭代,求n次迭代,简单的函数方程。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,柯西不等式,排序不等式及应用。复数的指数形式,欧拉公式,棣莫佛定理,单位根,单位根的应用。圆排列,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,简单的组合恒等式。一元n次方程(多项式)根的个数,根与系数的关系,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。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,除初中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外,还应包含无穷递降法,同余,欧几里得除法,非负小完全剩余类,高斯函数,费马小定理,欧拉函数,孙子定理,格点及其性质。3、立体几何多面角,多面角的性质。三面角、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。正多面体,欧拉定理。体积证法。截面,会作截面、表面展开图。4、平面分析几何直线的法线式,直线的极坐标方程,直线束及其应用。二元不等式表示的地区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。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。圆的幂和根轴。
以上就是“高中二年级数学学习:高中二年级数学十五个重点知识”的所有内容,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!